讓我們從一個虛擬的場景開始吧。
許久以前,歐洲貴族能喝到的咖啡只有來自摩卡港的東非豆以及來自爪哇島的印尼咖啡:
「快、快,咖啡泡好沒有,伯爵大人吃蛋糕時沒有咖啡是會砍人的。」波加利催促著他的廚房助手阿尼。「可是,木盒裡剩下的摩卡豆不夠沖一杯咖啡啊,怎麼辦?」阿尼焦慮地回話…
「昨天阿三不是拿了些爪哇咖啡的樣本來推銷嗎,管他的,加一些進去吧!」波加利一邊說著,一邊動手到牆角的雜物堆裡翻找。「有了!這袋豆子看起來又大又黑,跟摩卡豆完全不同,但磨成粉泡成咖啡誰也看不出來,呵呵,我真聰明…」
半晌後,伯爵大人叫人找波加利來到前廳。通常,這意味著伯爵對食物不滿意。「莫非,在咖啡裡加料東窗事發了?」他忐忑著走向前廳茶黃桌,一路垂手低頭不敢直視伯爵。
「我親愛的波加利!」伯爵撫著自己油亮的腦門,眯眼笑著對波加利招呼。「這是我這三年來喝到最棒的味道,說說看,你是不是在杯子裡施了什麼魔法?」波加利完全沒料到伯爵有如此正面的反應,「我心想您摩卡可能喝膩了,所以今天在摩卡豆裡加了點爪哇豆,磨著泡著都挺香的,希望您會喜歡。」
「好、好、好,以後咖啡都這樣泡!這麼好喝的咖啡該有個名字,就叫它『摩卡爪哇』好了,哈、哈、哈,我真是太有才了!」於是,地球上第一款配方豆「摩卡爪哇」(簡稱摩爪?)就這樣誕生了。
小時候常與熟識的西門町咖啡館老師傅閒聊,他們說配方豆在很多咖啡館裡就是陪襯,『剩什麼配什麼』主要用來消化快過期的貨底,頗得台式辦桌以『菜尾』為壓軸的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