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溫度與浸泡時間成反比,那用高溫瞬間沖煮咖啡就好了,幹嘛搞一個那麼費工的低溫萃取,是噱頭吧?
錯!不同溫度會沖泡出不同味道的咖啡,這才是用冰溫的水沖咖啡精彩的地方。
回想高中化學的金科玉律: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成比例關係(正、反比不一定,看溶解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假設咖啡粉裡有100種影響味道的可溶性物質,且溶解度對溫度都是線性關係。問題的關鍵在於每條「溫度 – 溶解度」關係直線的斜率不同,對兩個不同的溫度點而言,這100種物質溶解出來的比率顯然不會一樣。於是,我們發現在每個溫度點下100種物質間溶解量的比例均不相同,這就產生了不同溫度間全然不同的味覺經驗。所以,沖煮咖啡的溫度不僅影響了沖煮時間的長短,更決定了咖啡味道的好壞。低溫下咖啡的澀味物質不易溶出,這是冰釀好喝的首要關鍵。
除了溫度影響之外,一滴一滴慢慢滴的方式對咖啡的風味影響更大。
看看冰釀的製程,2000c.c.的冰水慢慢滴進咖啡粉裡,不正近似於無限多次的分次萃取嗎?關於溶解度的理論告訴我們,分次溶解能萃取出的物質特多,幾近於完全萃取。事實是,冰釀製程滴出來的咖啡濃度極高,不常喝的人若不加點水進去恐怕會被那濃烈的咖啡嗆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的咖啡因特別重;在湛盧,太陽下山後是不隨便推薦冰釀咖啡的,免得客人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來罵人。
拉拉雜雜講了一堆理論,冰釀好喝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關鍵在咖啡豆的配方。
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啡在90度的溫度下沖煮,會產生濃郁的花香及橙果酸味,但在冰溫下,只會萃取出一堆藥味,喝起來有點像很濃的「小兒利撒爾」。不是所有豆種都適合冰釀,這也就是為什麼外面喝到的冰釀大多藥味深重。冰釀用的咖啡豆除了須深焙之外,配方必須能抑制雜味的產生,同時彰顯醇酒香氣的厚度,它的配豆邏輯與一般用於高溫沖煮的 blend coffee 顯然有所不同。
好喝的冰釀,單把原液注入裝滿冰塊的威士忌杯中搖勻,就能喝到威士忌般的醇厚口感。入口瞬間,迸發而出的咖啡香夾帶著酒香從喉頭直衝鼻腔,讓您捨不得吞嚥,直到橫流的唾液沖淡原液,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讓它滑進食道裡。豪俠之士即使在小口啜飲中也能感受濃烈中的婉約浪漫,這就是冰釀的魅力…
請來湛盧品嚐冰釀的真味。